寒潮来袭,推荐3个驱寒保暖方法,助你温暖过冬→
2023-12-15 16:10:09


近日,寒潮携风雨来袭,苏州进入“速冻”模式,一夜之间气温骤降。预计15-17日我市将有一次明显大风降温过程,17日早晨最低气温将达零下5℃、有严重冰冻。


微信图片_20231215161128.jpg


面对这场“断崖式”降温,除了多穿点,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驱寒保暖呢?


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的驱寒保暖方法!


1

艾灸驱寒


人体当中存在很多“保暖穴位”,通过反复的按摩刺激、热敷或艾灸后,可起到调和阴阳、温经驱寒、温阳补气之功效,接下来为大家提供几个常用的保暖穴位:


640.jpg


1、关元穴:位于肚脐下3寸(手指并拢4横指为3寸),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。有培肾固本、补益元气的功效。关元穴与神阙紧挨着,这两个穴位非常方便可一起艾灸或热敷。


2、命门穴:俯卧后位于第二、三腰椎棘突间。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,督脉被称为“阳脉之海”,总督一身之阳经,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。背部还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,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,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。


3、至阳穴:位于位于背部,后正中线上,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是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,是阳气最盛的地方,也是让阳气通行的重要穴位,按摩刺激可以振奋宣发全身阳气、疏通经血。

 

当然对于特别怕冷的人,还是推荐大家来李良济试试铺姜灸!


铺姜灸是在人体督脉的脊柱段,施以隔药,隔姜灸的一种中医外治法,它施灸面广,火气足,温通力强,非一般灸法所及,是目前灸疗中施灸范围较大、一次灸疗时间较长的灸法。能温、通、调、补,对脏腑之虚、寒、湿有着不错的调养作用。


640 (1).jpg


督脉行于身后,过脊柱,络肾,被称为“阳脉之海”,总督一身阳气;而艾草性温而不燥,善行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,温经止血、散寒祛湿(药典记载),充元气而健体;生姜性温,其解表散寒,可内外通透驱散寒湿。


除了铺姜灸,在李良济理疗馆还有雷火灸、木盒灸等艾灸项目,助您温暖一冬天


640 (2).jpg
640 (3).jpg


2

泡脚保暖


脚被称为“人体第二心脏”,脚是阴血的大本营,三条阴经都 汇集于此:足少阴肾经、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。肾生血,肝藏血、脾统血,所以常泡脚对身体健康有多少好处,想必大家都知道。


640 (4).jpg


泡脚时,一定的水温刺激脚部,可起到疏通经脉,促进血液循环,调节气血,平衡阴阳。


其中脚部的太冲、隐白、昆仑等穴位对改善虚寒有很大的帮助。


民间一直有“中药泡脚胜吃补药”的说法,在泡脚时适当加入一些中药材,可以起到温阳散寒、活血通络的作用。


640 (5).jpg


这里为大家推荐李良济泡脚方,是由艾叶、紫苏、干姜、黄芪、甘草、合欢花、苍术等,7味好药,精细配比。


晚上泡上一盆热水,能很好的渗透进皮肤,促进毛细血管吸收和血液循环。


睡前泡一泡,暖足暖身,赶走身心疲劳~


3

饮食驱寒暖身


饮食方面适当吃些具有暖身、温补、壮阳作用的食物,如羊肉、韭菜、桂圆、山药、板栗等。

还可以喝些有补益作用的药膳汤,日常食材与中药材搭配,药借食力,食助药威,二者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


这里分享2个驱寒暖身汤,趁着周末为自己和家人做一顿暖身的美食吧!


红枣老姜汤


一些人每到降温,身体很容易畏寒、体虚,特别是女性,一到冬天就四肢发冷面色苍白。改善畏寒体质可以采用食补的方式,自古以来就有喝红枣姜汤的传统。


取老姜和红枣,放入砂锅


640 (6).jpg


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很多调脾胃的药方,均是姜枣同用。大枣性温味甘,生姜性温味辛,辛甘化阳,二者搭配可以激发阳气。


当然你也可以直接选择李良济红枣老姜汤,无需炖煮,热水冲泡即可饮用!


640 (7).jpg


中医中药理论认为,红枣具有补虚益气、养血安神、健脾和胃等作用,能润心肺、止咳、补五脏、治虚损、除肠胃癖气,还能安中养脾、平胃气、通九窍、助十二经等。民间有“一日食仨枣,百岁不显老”、“要使皮肤好,粥里加红枣”之说。


干姜,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(药典)


而性温的红糖可通过“温而补之,温而通之,温而散之”来发挥补血作用。


当归生姜羊肉汤


640 (8).jpg


材料:当归10克,生姜15克,羊肉500克,精盐、味精、葱各适量。


做法:将羊肉洗净,切成小块,与当归、生姜、葱共同放入沙锅中,加适量清水,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煮至肉烂汤成,加入精盐、味精,再煮片刻即成。


注意:口干口苦,咽喉肿痛及大便干结人群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