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香」文化在我国历经数千年,人们从佩戴到闻香,从单纯的汲取香味儿或作为服饰装饰,再到预防疾病,似乎生活中处处“留香”。
「香」以「香囊」的形式出现,并应用于疾病预防的历史可谓特别特别悠久。
历代民间认为此物既可作为一种配饰,以助美观;亦能起到驱邪辟秽、保健防病的作用。特别到了唐宋以后,人们会根据各种季节特征,配置不同的中草药香囊,以预防疾病。
中药防疫香囊的古今记载
中药香囊是源自于中医的“衣冠疗法”,将多种具有“芳香化浊避疫”功效的草药,共研细末,绛囊盛之;通过口鼻吸入,皮肤、经络吸收而发挥避秽浊,防御疾病的功效。
《黄帝内经》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、禁蛇毒,开创“薰蒸法”。香包中配以细辛、白芷、丁香、甘松、苍术等中草药研细配制而成,起到了除秽避邪之功。
据《中国疫病史鉴》记载,西汉以来2000多年里,我国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,由于中医药的有效预防和治疗,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。香囊类辟秽避疫当属中医药应对疫病的众多有效措施之一。
随身携带一个香囊,就好像是带着一个绿色环保的“空气净化器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药香囊在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中药香囊防疫的科学原理
佩戴中药香囊可避疫,是有科学依据的。
现代研究认为: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,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。
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,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,刺激鼻黏膜,使鼻黏膜上的抗体--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,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,促进抗体的生成,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,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。
同时,中药香囊药物挥发的气味分子,经鼻吸入被人体吸收以后,对呼吸道内寄留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,从而减少和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;还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,增加分泌液,从而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,增强食欲。
儿童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低,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因此最适合佩挂香囊。让儿童经常将香囊置于衣兜、枕边,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用。
李良济的中药防疫香囊,优选道地中药材苍术、山奈、藿香、佩兰、菖蒲、白芷、肉桂、冰片,古法制作,工艺精湛,自然药香,健康无害。香囊虽无金玉价,但美观实用,防疫功效俱佳!
苍术:味辛、苦,性温。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;
山奈:为芳香健胃剂,散寒、祛湿、温脾胃、辟恶气;
藿香:味辛,性温,化湿醒脾,辟秽和中,解暑,发表;
佩兰:味辛,性平。芳香化湿,醒脾开胃,发表解暑;
菖蒲:有理气、活血、去湿、散风、开窍等功效;
白芷:性辛、温,解表散寒,通窍止痛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;
肉桂:性辛;甘;性温,温脾胃,暖肝肾,祛寒止痛,散瘀消肿;
冰片:性味是辛、苦、微寒的,开窍醒神、清热止痛。
诸药合用,能固表扶正,提高抵抗力,防止有害物质侵入机体。
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,常备防疫香囊置于家中或佩戴在身上,每日嗅闻数次,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实现「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」。